8月12日-15日,在黑料网喜迎建校六十华诞之际,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暨小型猪实验技术培训班在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公司代表参加。

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处长丁群,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秦川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明雪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肖政华主持开幕式。

丁群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现代化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科技的有力支撑。作为中医药资源丰富的省份,贵州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开放融合”的发展方针,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希望强化协同创新,消除地域障碍;凸显民族医药独特性,积极推进药效评价动物模型研发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秦川充分肯定了黑料网依托贵州小型猪这一特色资源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向我校建校六十华诞表示祝贺。她说,本届大会聚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药评价指标特色化标准化构建、复方与单体配伍的多维度药效验证、小型猪等新型大动物在转化医学中的深度应用叁大核心方向,对打造中医药实验动物研究的新高地,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类福祉具有积极意义。

王宏斌讲到,愿和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同仁一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强化基础研究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医学经验实现可量化、可验证的现代转化;深化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成果转化链条,加速科研价值落地;加强专业人才梯队培育,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明雪梅说,本次大会是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领域的一次盛会,旨在为全国同仁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实验动物科学深度融合。热忱期待与会专家充分分享宝贵经验、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讨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其间,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苗明叁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潘登科研究员等分别作主旨报告,科技部基因工程模式动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吴英杰教授等分享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等前沿技术的最新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权威专家作主题报告,围绕苗药、蒙药、藏药等特色理论指导下的证候动物模型构建技术、民族医药复方物质基础与动物实验验证新范式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在第十五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青年论坛上,22名青年才俊分别分享科研成果,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被看见、被赋能、被连接”的平台。


在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常委会工作会议上,常委会一致同意,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第十六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在小型猪实验技术培训班上,重点开展了小型猪的抓取、保定、麻醉、心电监护、给药、采血等基本操作技术培训和小型猪腹部外科实验操作培训。本次培训对提高参训者规范操作能力,提升实验动物福利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在实验动物学专业教材编写交流会上,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王晓荣,我校教务处处长柴慧芳以及扬州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相关同志,围绕教材章节和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案例补充等展开深入讨论,并就提升教材科学性与适用性达成共识。

会议特别安排了产学研对接活动。多家公司展示了最新的实验动物技术与设备,为科研机构与公司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

本次会议的举办,为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与会专家认为,实验动物科技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

(供稿:实验动物研究所 审核:周超 殷海 岳卫国)